投訴建議
企業登錄
“垃圾不入海” 南通啟東為碧海銀灘潔凈“美顏”
“這風景真是怎么看都看不夠!”瀕海臨江、三面環水,南通啟東形似半島,擁有江海岸線178公里,其中海岸線115.5公里。在這里,江蘇第一縷陽光噴薄而出,“圓陀映日,金灘賞景”,壯美的“日出趕海”吸引眾多游客前來打卡。
2024年,生態環境部制定印發《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動方案》,與沿海地方共同推進海洋垃圾清理,加快建設“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海灣。啟東積極落實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監管處置工作,進一步依法細化明確沿海鎮區海洋垃圾治理責任,加大力度清理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形成岸灘垃圾清理立體工作格局,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經驗做法獲得推廣。
三元共治 強化源頭管控防治
大自然賦予了啟東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長江、東海、黃海三水在此交匯。從高空俯瞰,江海岸線猶如兩條臂膀將啟東擁在懷中。
2024年9月,第八屆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南通分會場活動在啟東舉行。啟東市副市長陳紅飛在致辭中表示,生態的治理與保護,是一項復雜的、長期的、系統性工程,需要全市各部門的通力協作,更需要全社會的廣泛支持和參與。
活動現場,啟東市人民檢察院、南通市啟東生態環境局、啟東市農業農村局等部門和協會共同簽訂了“垃圾不入海”行動多元共治協議。
三元共治成合力,多維清理常態化。啟東的海洋垃圾主要來源為漁業垃圾和生活垃圾,是直接影響人民群眾臨海、觀海、親海體驗的污染問題之一。在長期實踐中,啟東強化源頭防控,制定了《啟東市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監管處置工作方案》,形成政府、企業、社會三方共治的海洋垃圾清理機制,不斷建設完善海灣沿岸、河流兩岸垃圾收集、轉運設施,對漁船主動回收垃圾的行為實施獎勵,從源頭上減少垃圾入河下海。
監測監控作保障,監督管理科技化。南通市啟東生態環境局委托專業機構開展無人機航測,通過岸堤高清探頭開展日常遠程巡查,經由社會治理中心大數據分析研判區域內涉海洋垃圾網絡信息,結合定期巡堤,以“人防+技防”“高科技+鐵腳板”的方式,不斷提升海洋垃圾的監測監控能力。
持續攻堅 依法壓實屬地責任
海潮退卻,落日余暉映照在海水雕刻的溝壑上。2024年,有攝影愛好者在啟東海域淺灘上拍攝到了罕見的龍形“潮汐樹”——繼“潮汐樹”奇觀刷屏全網后,震撼的“潮汐龍”再獲關注。
“‘潮汐樹’的形成既要有‘天生麗質’也要有精心呵護?!痹趩|生態環保人看來,奇觀的背后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扎實推動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不懈努力。
2024年,南通市啟東生態環境局開展每周常態化巡灣工作,巡灣范圍從寅陽鎮到呂四港鎮,包含了啟東整條海岸線,并就巡查結果進行每周通報。
各區鎮切實承擔起近岸海域海洋垃圾監管處置工作的主體責任,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科學劃定垃圾清理責任岸段,分段分片排查并及時組織清理,做到岸灘可視范圍內無垃圾堆存。
巡查結果顯示,沿海各鎮村定期開展責任岸灘巡查并做好巡查記錄,每年投入200余萬元,出動保潔人員約6000人次,清理海洋垃圾445余噸,保持岸灘清潔常態化。同時,沿岸區鎮沿岸分布的多家文旅企業承擔著岸段管護職責,在年吸引400萬游客的同時助力岸灘清潔。
正是每一分齊心共“凈”,潤澤了海洋的每一寸深藍。
齊心共“凈” 強化宣傳公眾參與
這樣的“垃圾不入海”行動,在啟東已是蔚然成風。綿延178公里的江海岸線上,一抹抹志愿紅格外耀眼。
凈灘公益是推動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實踐,一直以來,啟東都將近海岸灘保護作為一項事關“健康啟東”和“美麗啟東”建設的重要民生工程。
“要讓生態環境志愿服務融入日常生活,更好地滿足公眾奉獻社會、保護生態環境的需求,就必須為社會各界提供更多參與生態環境志愿服務的機會和平臺。”南通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程煒說。
多渠道、多層面開展宣傳和科普教育,提高公眾對塑料垃圾入海危害性的認識和參與海洋垃圾治理的積極性;鼓勵行業協會、公益組織開展凈灘凈海公益活動,打造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志愿者隊伍;組織策劃“最美江海岸線”攝影展、長江海洋垃圾藝術展、點亮178公里最美江海岸線等特色系列活動,展現江海志愿者隊伍的激情與風采,彰顯凈灘公益活動的生機與活力……2024年,啟東共舉辦海洋環保公益活動10余場,3000余人參與其中。啟東連續7年舉辦的“守護美麗江海岸線”凈灘公益行動,2024年被生態環境部宣教中心評為優秀環境公共關系示范案例。
啟東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會長、南通市愛尚環保公益發展中心理事長季金衛堅守環保公益十年。在他看來,“環保公益不是一個人做很多事,而是我們很多人在做同一件事?!彼粲跎鐣鹘缒軌虺掷m關注并參與到海洋保護中來,共同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未來而努力。
如今的啟東,依托“一江碧波瀲滟、百里海岸迷人、千河清水暢流、萬畝灘涂如畫”的資源稟賦,正以“生態金邊”扮靚“繽紛百里”。接下來,啟東將繼續深入打好重點海域綜合治理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系統治理、源頭管控,推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取得更大成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臨海親海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大美太湖|治太“新圖景”,展卷!
無錫市委市政府連續第十年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新春第一會”主題,聚焦太湖治理標志性工程,勇擔治太主力軍重大使命。去年,太湖水質本世紀以來首次實現年度Ⅲ類、全年達到“良好”湖泊標準。如何給太湖增添更多美麗色...
2025-03-17
太湖,目標“世界級生態湖區”
2024年,太湖水質改善取得突破,水質總體達到Ⅲ類,創30年來最好水平,首次全年達到國家良好湖泊標準;藍藻發生強度持續減輕,上半年首次未監測到水華,太湖連續第17年實現安全度夏;流域生態系統更加健康,...
2025-03-17
新歲序開 同赴新程 “三駕馬車”共繪淮安生態環境保護新篇
近日,廳第三專員辦淮安環境監察室、淮安市生態環境局、省淮安環境監測中心開展新年首次會商。這次會議別開生面,內容從“業務研討”拓至“務虛+務實”,共同探討“三駕馬車”工作機制優化舉措,共同謀劃2025年...
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