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訴建議
企業登錄
國家級美麗海灣!江蘇+1
近日
生態環境部公布
第三批美麗海灣優秀案例
和美麗海灣名單
我省連云港市“連島-港口區”
成功上榜
國家級美麗海灣創建工作是保護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持續提升海岸帶生態功能、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連云港市充分發揮美麗海灣建設的統領作用,推動近岸海域水質穩中向好,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4年,全市近岸海域優良(一、二類)海水面積比例為97.4%,優于年度考核目標17.5個百分點,同比上升0.6個百分點,為沿海三市最優,也為有監測記錄以來歷史最高。
在具體建設實踐中,連云港市始終堅持科學分類施策,加強陸海統籌,協同治理,岸上與岸下齊抓、治標與治本同步,服務與監管并重,在生態保護與修復、污染防治、景觀提升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碩果累累。
今年來,連云港市陸海統籌推進海洋生態治理取得顯著成效。在近岸海域水質提升方面。一是深入實施主要入海河流總氮治理工程,2024年,12條入海河流總氮濃度較2020年下降19.3%,創“十四五”最優水平;二是全面完成入海排污口整治工作,建立常態化入海排污口巡查機制,發現問題及時交辦屬地整改;三是不斷推進近岸污染治理工程實施,全面完成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削減任務。在海灣垃圾治理方面。印發實施《連云港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動實施方案》,開展愛心海灘認領,組建30余支志愿服務隊開展40余次凈灘活動,清理垃圾超10噸;爭取專項資金支持長效機制建設,2024年海灣垃圾蓋度降至1.29‰,達到基本清潔標準。
連云區自2020年開始,先后投資2200萬元實施連島整治修復和保護項目,該項目也成功入選自然資源部“2023年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典型案例”;同期投入1840萬元開展排淡河全流域治理,建立“清單式”入海污染物削減機制,2023年入海污染物總氮削減量達160.29噸,2023年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100%,實現近岸海域水質全面改善;經過五年努力,灣內入海排口分類整治率達到100%,2023年連島港口區近岸海域優良水質面積比為98.8%,較2018年—2020年均值提升127.6%,水質提升成效顯著,海洋垃圾實現常態化清理和制度化管控,且連云港港是全國首個低碳港口建設試點港和江蘇省唯一“五星級綠色港口”;旅游資源豐富,以翅堿蓬為優勢種群的“千畝紅海灘”生態景觀,成為著名網紅打卡地,打造出了一個兼具生態旅游、海濱風光旅游相結合的優質親海空間,受到國內外游客青睞;此外,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開展西墅大沙灣候鳥遷徙地整治修復工程,同時漁業資源得到有效恢復,近岸海域海洋生物達到386種,連島先后入選全國首批“和美海島”和“全國十大美麗海島”。
展望未來,連云港市將繼續以美麗海灣建設為主抓手,始終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扎實推進海灣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修復,錨定“水清灘凈、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建設目標,積極穩妥探索海洋經濟綠色低碳高質量聯動發展道路,為美麗中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大美太湖|治太“新圖景”,展卷!
無錫市委市政府連續第十年以生態文明建設為“新春第一會”主題,聚焦太湖治理標志性工程,勇擔治太主力軍重大使命。去年,太湖水質本世紀以來首次實現年度Ⅲ類、全年達到“良好”湖泊標準。如何給太湖增添更多美麗色...
2025-03-17
太湖,目標“世界級生態湖區”
2024年,太湖水質改善取得突破,水質總體達到Ⅲ類,創30年來最好水平,首次全年達到國家良好湖泊標準;藍藻發生強度持續減輕,上半年首次未監測到水華,太湖連續第17年實現安全度夏;流域生態系統更加健康,...
2025-03-17
新歲序開 同赴新程 “三駕馬車”共繪淮安生態環境保護新篇
近日,廳第三專員辦淮安環境監察室、淮安市生態環境局、省淮安環境監測中心開展新年首次會商。這次會議別開生面,內容從“業務研討”拓至“務虛+務實”,共同探討“三駕馬車”工作機制優化舉措,共同謀劃2025年...
2025-02-08